-
- 沙画表演要达到什么样的地步才叫好?
-
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我有一篇文章介绍大卫科波菲尔关于飞翔的魔术中曾详细的分解了他的表演。大卫的这个表演已去除任何人为的修饰,包括语言,服装,道具等。却让观众忘却了他是在表演,奇迹就此产生。这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如果你的沙画表演让人看了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忘却了技法,手法,作秀等因素,那么你的表演也就趋向自然了。若想沙画表演完全是情感的真切流露,又能完美的传递到观众那里。这就需要在作品的内容、安排、表达上达到自然与和谐。
-
- 沙画与传统绘画艺术有什么关系?
-
绘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油画、国画、版画、漫画、素描等。这些画种对沙画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首先,每种绘画形式的技法,构图规律对沙画的创作都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其次,有某种绘画基础便会在沙画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并形成一定的沙画风格。
再次,通过绘画形式练成的造型能力直接影响到沙画造型的精确度、美观度。比如“三停五眼”,“人体比例”,“透视”等专业知识的运用。
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传统绘画与沙画是有区别的。在某些方面传统绘画的思维方式又会禁锢沙画的创作。如果把沙画仅当作只是换一种材料来画画就大错特错了。沙画必须是在尊重沙画创作规律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传统绘画的营养才有效的。有些时候,即使是美院毕业的高材生画沙画却画不过毫无绘画基础的初学者。这就说明,在传统绘画思维下养成的习惯对沙画创作起到了干扰的作用。而没有这些习惯的初学者却因为沙画创作理念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反而更容易掌控并运用。沙画成像易,成像快,作画有娱乐性,所以沙画也吸引了很多毫无美术绘画基础的朋友来参与,甚至达到上台表演的地步。
当然,一旦实现突破自我,有绘画基础的朋友在创作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毫无绘画基础的朋友,若想不受创作造型的局限,也必须有意识增强美术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前面构图时提到的诸如:虚实、主次、疏密、还有透视、人体的比例等知识。
书法艺术对沙画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书法可谓最简洁的绘画,有关笔法,章法,结构等方面的规律与沙画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行、草书,也是一个气韵连贯变化万千的流动过程。
可以说,传统艺术形式是沙画创作的坚实基础,学习沙画也是了解传统艺术很好的途径。
-
- 如何把握沙画表演的节奏?
-
沙画表演,是手的“舞蹈”。 那么沙画也必须要懂得秀作画的“手”。正如电影中看到的武术与实战中的武术是有区别的。电影中的武术也是表演,是武术秀。我们看打太极拳的人,一套动作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柔中带刚,看起来慢慢悠悠、闲情逸致,可是在某一刻会瞬如闪电、雷厉风行。二是整套的动作行云流水、气韵贯通让人赏心悦目。沙画表演也需要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对节奏的把控。是表演的精髓所在。在其它的艺术形式当中,尤其在中国书法当中便有与之相通的地方。唐代的草圣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便悟出用笔的巧妙。怀素听山间的泉水也能灵感迸发。孙过庭在书谱中描述用笔之精妙: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音乐更是如此,合理、自然、科学、严格的节奏才构成美妙的旋律。播音员播音,朗诵家朗诵这都需要有高超的把控节奏的能力,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艺术相通,沙画表演同样要求把握好节奏,而这个节奏就是靠“手的舞蹈”来完成。
有节奏感,才有艺术感。沙画表演对节奏的把控会直接影响到沙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手的表现力、与沙画师的舞台魅力。
-
- 如何研习沙画?
-
我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问或者技艺,投机取巧是不可能真正学会的。但也并非没有捷径可寻。那就是一定要找到方法。只有讲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才能增加学习的效果。可是往往学习的方法并非什么超级法门,或许是老生常谈,或许平淡无奇。沙画的学习无外乎:一、端正态度;二、脚踏实地;三、全面修炼;四、扬长避短;五、勇于创新。确实毫无新意,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未必一致。我围绕沙画学习谈谈这五点。
(1)端正态度
①须知欲速则不达。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两种人进步慢,第一种是心浮气躁者,人家练一种技法的时间,而他的次数往往超出正常次数好几倍,也就是说人家练习10遍没准同样的时间他练习了100遍。不讲质量的“飞奔”是徒劳无功的。心若止水者往往能在平淡中出奇。还有一种人是有很强的美术功底者,因为有艺在身,认为不过换一种工具作画而已,没等真正理会技法奥妙之处,却欲随心所欲。往往也落得四处碰壁、信心大失。沙画有其独特的技法,是需要用心领会的。倘若人家多年感悟出的技法、经验在短时间就无师自通,那学沙画也就未免太过小儿科,还谈何艺术?所以须知欲速则不达,先虚其怀再充实。我在书中的技法分解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只有吃透了再去创造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潇洒自如,才会为我所用。②怀一颗“玩”的心态。
往往学习沙画的人有这么几类。1、爱好者;2、欲以沙画就业者;3、欲以沙画创业者。爱好者是好奇心的驱动,是求知欲的驱动,甚至是梦想的驱动。他们之中有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士,如公务员、企业家、老师、学生、少儿等等。有的为充实精神生活,有的为益智开慧,有的为健体强身等等、往往这类人学习沙画最为轻松、快乐和满足。而且学习的质量也是不错的。因为他们大都怀有一颗“玩”心。我最开始玩沙画时亦是如此,并未想到沙画能成就自己,也没想到沙画能带来财富和名誉,惟有享受沙画的探索过程。在积累了一堆作品与经验后,回过头来一看,发现沙画还带来了所谓的物质财富。但我更着迷的是沙画给我带来的精神方面的满足,至今也如此。一颗“玩”心让我一不小心坚持了多年,而且至今未感厌倦。而欲以沙画就业或创业的朋友往往心态上稍感浮躁。沙画因为其形式的新颖在某一段时间被媒体追捧,一时间造成了沙画来钱易、来钱快的假象。让多少人为利益而趋之若鹜。这类朋友若非“玩”者,那么你必须要问问自己是否是真诚的喜欢它才从事它、学习它的?你不诚它,它又如何成全你。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是天道,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告诫人们须重视基础,须坚持不懈。若真正想从事它你必须得让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市场永远在,市场也会有起有伏,市场要靠你我培养。随着沙画创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沙画艺术的社会地位也会提高,从事沙画艺术是不愁出路的。大海永远都在,要看你是否是只能乘风破浪的船?
因此,我推崇先以一颗“玩”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学沙画也是如此。
(2)脚踏实地
前面我讲了,欲速则不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学好沙画也须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多看、多思、多练、多悟、就是法门。要多看优秀的作品。尽管网络上的视频千千万,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但你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你所喜爱的、适合你口味的作品来观摩。我前面也介绍过一批优秀的沙画家,他们的作品都值得参考,一定要细致的分析。有些技法的奥妙就在一刹那,稍不留心,转瞬即逝。有些创意的奇特要加以推敲与揣摩。有的朋友一是不看,二来不思,上手就练,即使努力也是枉然!有的朋友倒是看,却不思,一样打折扣;有的朋友看也看,思也思,就是不多练,要知道有再好的理论缺少实践经验者也只会沦为纸上谈兵的假把式。在我看来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开悟”,真正能达到独立创作优秀作品的人若不是天分的话便是修炼到开悟的境界了。何为开悟?我所谓的“开悟”是指不仅在技法方面已趋纯熟,在创作规律的掌控上也驾轻就熟,而且在灵活运用技艺与规律创作出优秀作品后还能回过头来总结出一套精华的方法以便指导其它的创作实践,其它的学习,甚至是生活。这才叫开悟。
多看、多思、多练、多悟是学习的法门,也是研习沙画的法门。这几点是以学会为目的。多看是为了学好(找到学习的目标),多思是帮助好学(好学要多思),多练还需会学(用心,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多悟才是真正的学会。
(3)全面修炼
沙画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要想成为一门优秀的沙画创作表演者是需要有多方面修养。你必须要学会用“沙画语言”简洁、生动、连贯、精确的讲故事;你必须要懂音乐,至少你要具备找到能和你的作品共鸣的乐感;你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你也必须要有过硬的美术造型能力。在沙画作品中,文学是骨架,绘画是血肉,音乐是灵魂,表演是经脉,缺一作品不“活”。
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沙画师,就要有多方面的积累和修为。那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也是一个坚持的问题。其实也并非是件难为的事。以“玩”心对待,“修炼”也决不是苦差。而且艺术相通,也能触类旁通。(4)扬长避短
沙画其流动性决定了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去精雕细刻,相反,我们还要在短时间能画出传神、精华的内容。沙画的魅力也是在此。写意和气韵贯通才是沙画的精髓所在。如果在创作中一味的追求如素描般的刻画,那还不如画素描去了。所以我们在研习沙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将精力与重心放在精、简、准和连贯的问题上来。(5)勇于探索
沙画吸引人的地方首先是其流动性、瞬间性、变化性。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在追求创新,沙画师追求的创新目标是永远能流露出让人意料不到、意犹未尽的画面和创意。不仅如此,艺术风格的确立也是沙画创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在掌握基本技法和创作的基本规律之后,求新便是沙画师必然的出路与方向。除了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高超的技艺外,创新需要的是胆量。创新者永远是追求内心的召唤,绝非常人口舌、市场动向所能左右的。这种胆量叫“不满足现状”,叫“执着”。
-
- 沙画的历史?
-
我们所谓的“沙画”,确切的讲应该叫做“沙画表演”。
以沙做画便是沙画,这是比较笼统的说法。比如佛家的“坛城沙画”,民间工艺品“金丝沙画”,以沙子为主要材料的绘画作品还有儿童“粘贴沙画”都叫沙画。我要介绍的,也是大家经常从媒体或电视中见到的沙画,就是“沙画表演”或者叫“动态沙画”、“沙动画”。严格来讲“沙动画”是通过影视后期编辑、剪切过的“动画作品”。而“沙画表演”则是不通过任何编辑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的、连贯的以沙作画的表现过程。这个创作过程或表现过程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沙画”。
在我国宋代便有“沙书改字”,“沙书改画”的记载,算是比较原始的以沙创作、表现的形式。中国曲艺中,有艺人就善使沙子表演,往往是一边撒沙并口中念念有词,这是比较早期的“沙画表演”。相声大师侯宝林就曾表演过这类技艺。但这种“沙画创作”,仅仅是做为一种辅助表演手段,旧时的艺人往往通过这种表演达到吸引观众与宣传的效果。
真正将沙画推上舞台并走向世界的是匈牙利的沙画大师“弗兰克•库克”,他于1973年便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获得不少国际奖项。他的作品富有创造力、有自然洒脱的风格、极具艺术感染力。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他的作品随之流传开来。此后在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沙画的创作者,如法国的David Myiam(大卫•买牙姆),以色列的Tiana Yahav(伊拉娜•雅哈瓦),美国的Jos Castillo(乔•卡斯蒂洛),乌克兰的Kseniya simonova(卡丝尼亚•西蒙诺娃)等。其中乌克兰美女沙画师西蒙诺娃在2009年的英国达人秀中大放光彩,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于2004年开始了对沙画的探索与研究。也是受到“弗兰克•库克”的影响走上沙画之路的。2004年我在网上看到库克的沙画作品《创世纪》深受震撼,便萌生了创作沙画的念头。后来也有很多早期从事沙画的创作者均表示受到这个作品的影响才开始沙画创作的。《创世纪》画的是生命起源的故事,有趣的是这个作品启蒙了中国沙画,因此2004年应该是中国沙画的起源年。同时,北京的高赞民先生,台湾的庄明达先生也都是最早的沙画创作者,对推动沙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通过我们这批早期沙画创作者的努力与坚持,沙画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07年开始媒体对沙画陆陆续续的报道对沙画的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沙画在中国得到巨大的发展。在奥运会、世博会等无数大型的活动中都可看到沙画的身影。沙画也频频出现在各类高端的商业活动中。随着从业者的增多,沙画的运用也拓宽到了更多的领域。
当然,沙画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商业利益的竞争导致了“沙画表演”价格的混乱也极大的影响到沙画艺术创作者的形象;有很大一部分从业者不能正确对待沙画艺术的创作,急于求成,导致沙画这一灵动、高雅的艺术形式创作了大批俗不忍睹的作品,大大影响了沙画艺术的魅力;抄袭成风,充斥着浮躁、投机的心理,这严重影响到沙画的原创力和活力。
但总的来说沙画的影响力是与日俱增的,从事沙画创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个新鲜的生命必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沙画艺术的技法将会在众多同仁的努力下越发成熟,沙画创作的规律也会在实践中得到逐步的完善。沙画是一项充满快乐、智慧和生命的艺术,是值得向社会推广普及的文娱形式。我相信总有一天沙画就像书法、油画、摄影、音乐、舞蹈、国画、象棋、围棋等文化形式一样充实和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